一根头发,没有任何重量感,却能撬动千亿毛发健康市场。近日,因大麦植发冲刺上市,植发这一行业再次受到多方关注。其中被广泛热议的是,大麦植发毛利率超70%,增收不增利,此外营销费用率过高惹争议。

增收不增利,钱去哪儿了?


【资料图】

据大麦植发招股书显示,大麦植发2019年至2021年总收入分别为7.47亿元、7.64亿元以及10.21亿元,毛利率分别为79.8%、75.9%及70.9%。在利润方面,大麦植发增收却未增利,2019年至2021年,净利润分别为-1501.4万、6955.8万和6611.6万。

自2016年来,植发市场便开始迅速发展,调研数据表明植发行业具有千亿市场规模空间。与此同时,植发客单价昂贵的特点广为熟知,动辄两三万的植发费用,对于很多脱发人群来说是“奢侈品”的般存在。

植发费用昂贵主要原因在于植发是个精细活,手术耗时长,所需医护人员多,且目前合规、经验丰富的植发医生稀缺,因此人力成本较高。据猎头发布的招聘信息显示,一名3年以上经验成熟的植发医生,每月可以拿到3.5-5万元薪水;在BOSS直聘招聘平台上,一些植发机构用2-4万的月薪招聘植发医生。

(数据来源:大麦植发医疗招股书)

事实上,在高昂植发费用背后,高营销成本和高获客成本是其一直面临的问题。招股书显示,2019年至2021年,大麦植发营销费用占各年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7%、52%、50%。这意味着患者支付的植发费用,其中一半贡献给了广告及营销。

植发营销投入或将居高不下

“持续加大的消费者教育投入,确保了市场规模及渗透率的快速增长”,此前,太平洋证券这样评价植发营销市场。相比其他医美项目,植发受众小,几乎不具备复购性,再加上并非所有达到植发条件的人都愿意植发,这导致揽客难成为行业共识。

新生植发副总经理张通曾透露,相比传统的信息获取渠道,年轻人受新型媒介平台以及多元化营销方式的影响更大。目前来看,植发机构在营销渠道上,采用多元化营销方式,不断调整营销结构。

虽然品牌营销是扩大企业品牌度以及获客的重要手段之一,也是植发行业快速发展期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,但对比几家植发机构,近几年来植发营销投入依旧居高不下。加上植发市场渗透率仍较低,短时间内难以增高,由此可见,植发营销这条路或许还要走上一段时间。

“一味的增加营销投入,只会让机构利润不断被压缩,植发机构应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,如新生植发主张植发-养发-护发的一站式毛发管理服务,通过延伸毛发产业链整合市场。”张通认为,平衡营销和揽客之间的关系,成了植发机构迫在眉睫的事情。

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,请即与我们联系,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。
邮箱:contactus@stockstar.com 处理时间:9:00—17:00。

推荐内容